服务热线:400-965-0588

工程项目利润率低下的表象与真相剖析(一)

u=424363461,658113427&fm=27&gp=0.jpg

即使在长达20年的20~30%高速增长时期,我国建筑业利润依然长期低下,已成为行业和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是什么原因导致建筑业利润长期低下?用什么方法才能改变这样的困局?

我国建筑业利润长期低下,已成为行业和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建筑业利润低下的严重情况,从下图几组数据中可以得到清晰的反映:

工程项目利润率低下的表象与真相剖析(一)

图1 各类型企业利润率比较

注:2013年世界500强中国建企利润率下滑至0.74%,主要受西班牙ACS亏损达4.9%所至,除ACS集团外,其他几家海外建筑企业利润率为3.10%。

图中表明,同行业内相比,中国特大型建企赢利水平远低于国外大型建企,同时也远低于国内整个行业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建筑业远低于中国工业平均水平,应属利润率最低的第二产业。

值得深思的是国内建筑业利润长期低下是在我国建筑业增速为GDP增速2~3倍的情况下发生的,这违背一般的经济学规律。另一个更不合常规的情形是,这样利润低下的行业在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竞争却愈趋激烈,企业数量越来越多,非但没有企业退出转移到其他行业,相反,特级、一级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这些年特级、一级企业几乎没有听说有倒闭的,并购的也很少。

这种状况确实威胁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和协会一直据此向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施压,要求改变清单报价(合理低价中标)招标政策,最好是回到定额计价制度;住建部为控制总承包企业数量遏制恶性竞争出台新《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意欲减少特级资质企业数量。企业的愿望和政府主管部门调控政策能达到目的吗?造成这样状况的原因到底又是什么呢?

问题表象

业内专家与企业家普遍认为是由两种情况造成的:一是产能过剩,二是生产方式落后。产能过剩造成业主方压价、建企间恶性竞争。生产方式落后意指在整个产业链中,被业主、设计方等利润分割太多,留给施工单位太少了,大家要求政府来改变现行行业体制。

控制竞争,控制上游产业的利润剥夺,工程造价的结算方法最好回到定额时代,似乎建筑业的发展希望押在政府身上,与企业自身关系甚少。

这种情形已存在了很多年,建企企业家喊了很多年,协会也帮行业呼吁了很多年,事态非但没有朝着企业期望的方向去发展。相反,企业数量愈来愈多,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产业方式调整也相当缓慢,工程总承包模式(EPC)始终未能形成主流。

即就很有必要深究一下,问题表象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出路又在何方?

我们一定要清醒意识到:现在世界大势是低碳经济,投资主体是民营企业。这种大背景下,最低价中标(用最低的消耗建成合格的建筑产品)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政府投资项目引用最低价中标更是早已通行的国际惯例。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何改变行业现状和企业生存状态才是企业家应该思考和突破的地方。

我们也一定要意识到,在当前的中国大环境下,等待政府部门的努力来改善行业环境的想法是天真的,近10多年的产业变迁已证实了这一点。我们现在更应多反省自己:目前的现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吗?企业的努力能影响产业朝良性方向发展吗?鲁班咨询研究表明,企业内部的变革和提升更能让我们自己逃离困境,更能改变行业现状。

当前的行业困境主要是企业长期以来在落后的经营理念、长期定额计价方式和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下,由于企业变革和管理提升停滞不前所造成的。

真相

建筑业作为一个高危(原罪多导致的法律风险)和高风险(成本、质量、安全方面的专业风险)行业,获取这么低的利润是十分不合理的。

一方面大家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又有越来越多的行业新人和新企业往里挤,一个工程几十家、上百家企业竞标打破头。建筑行业利润比其他行业低很多,风险又大很多,且行业增长是GDP增速的2~3倍,产能过剩却越来越严重,这不符合一般经济学规律:水往低处流,钱往高处走。真相是什么?

真相一:企业利润低,项目利润高

现在所谓的行业利润低,大家的说法和统计数据反映的是企业总部利润低,实际上项目上利润应该不低。

由于国内建企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落后,无法进行集约化经营,大多数民营建企和越来越多的大型国营建企采取项目承包制的方式作为项目数量和地域扩张的主要手段。这种简单粗放的企业运营模式的结果是大量利润留存在项目上,有的企业总部本身只承担“税务局”的角色,收点管理费了事,或靠内部银行赚钱,甚至有一批靠陪标、围标收取费用过日子的建筑企业。

而项目承担全部的责任(拿项目、筹资、质量、安全、进度)。企业总部每个项目总共才收取1~3个点的管理费,管理费开支完,有的项目还要帮忙揩屁股(亏损大后项目经理跑了),一年下来就不可能高利润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总部拿低利润就是正常的了,项目留取高利润也是应该的了。

真相二:企业和项目的利润都低,项目成员或分包供应商 利润高

这也是企业管理能力不强的典型现象之一,富了和尚穷了庙。企业的各级单位都没挣到钱,项目上掌权(发包、采购)的个人挣到钱了,分包商、供应商挣到钱了。

这种状况在国有大型建企中更为普遍,民营建企中也不在少数。项目上利润漏洞很多,总部和项目部都对成本管控乏力,项目上到处跑冒滴漏。最为严重的是,在总部管控无力的情况下,项目掌权人员缺乏职业精神,为个人私利,对分包商、供应商放水,造成项目亏损。

真相三:总承包企业利润低,专业公司利润高

在整个行业利润低的背景下,行业细分市场却大相径庭,差别巨大(见下表)。

表2 不同类型建企经营数据

工程项目利润率低下的表象与真相剖析(一)

从表中可以看出专业化公司利润率要高很多,约为总承包类公司2~3倍(其中中国建筑利润大部分来自房产,否则差距更大),市盈率是总承包类的2~5倍,说明专业化公司拥有更高的赢利能力,且资本市场对专业经营模式有更高的认可,但我们的企业却非常热衷于做大、做全、多元化,无心在主业或在某个领域做强、做专业、做品牌,导致利润低下。

总承包类企业数量众多,企业间品牌差异化小,缺乏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低价竞争就成了必然手段,低利润生存就成为行业常态了。

真相四:企业、项目、个人和分包商均利润甚低,但并非主流

道理很简单,这样的企业本身是不可能长期生存的,会自然解体,或转行,或被兼并、收购。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了市场具有自然调节的能力,这样的企业和行业都不可能久存,并不需要我们去担心。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由于行业复杂度和企业管理落后导致的企业总部利润低下,利润流向项目、个人和供应商的情况,严重影响到了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项目、个人、分包和供应商,拿的钱再多,不会成为行业生产再投入(技术、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建企总部无法得到的利润流向了其他行业(房地产、开酒店、多元化)没有反哺到行业进步,对行业发展非常不利。


0

0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计支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