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965-0588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预控的“一责三化”管理实践与启示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泉,这是业界的共识。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仅仅注重项目成本的事中控制和事后算账,成本控制效果不同程度会打折扣,部分项目成本管理无序运行、覆水难收等现象就是证明。为此,实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前移,即成本预控,已迫在眉睫,因为成本预控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决定项目成本管理方向及其运行轨道的关键,也只有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方能起到成本制胜的作用。

   工程项目成本预控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本文根据施工企业三级管理(集团公司、工程公司和工程项目部)特性、业务特点和实践操作,本着“抓成本先抓预控,促管控先落实责任”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工程项目成本预控“一责三化”管理举措,为实现工程项目成本预控规范化运作、闭环式管理,提升企业成本竞争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责三化”基本内涵

   工程项目成本预控“一责三化”管理,即实行工程项目成本预控以明确责任为前提的模块化、流程化和标准化管理。(详见图1)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预控的“一责三化”管理实践与启示


工程项目成本预控责为先

   建立工程项目“三级”成本预控责任体系,明确纵向、横向责任和不同管控主体在整个成本预控网络中所处地位及拥有的权限,构建集团公司控制大盘、工程公司主体控制、项目层面落地实施,形成闭环式、网格化的工程项目成本预控责权体系。

   集团公司掌控大盘。集团公司预控的组织形式主要是领导小组或工作小组,主要负责成本预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制订“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梳理业务流程、制订成本预控相关标准,以及重要事项管控等。

   工程公司主体控制。工程公司承担工程项目预控的主体责任,具体职责包括:建立专家库,实施专家对方案的整体把控;在集团公司要素配置指南(标准)的基础上配置生产要素;实行变更索赔“四定”管理;制定适合本公司的项目责任预算编制办法并配套劳务指导价、材料招标比选采购、设备配置及租赁价格指导、大临设施细化标准、间接费用测算标准、资金管理等制度规范;制定与管理水平适应、可操性强的成本管理制度办法,重点完善流程控制、监督项目“月重点、季全面”的经济分析。

   工程公司总经理为新上项目成本预控第一责任人,组织专家、业务人员制订预控方案,并要在项目上场后一个月内完成;拟定项目部的关键主要管理人员要参与项目预控方案的制订;形成的预控方案要以书面形式向项目交底;对预控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检查和评价。

   项目层面落地实施。项目部承担预控方案的实施责任,对预控方案的落实效果负责,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对重大施工组织方案等的变化、优化,必须报工程公司批准后实施;结合实际设计并完善业务流程;按照“三分离”(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收入与支出分离、数量与价格分离)管理思路划分责任中心,并对项目的成本预控进行分解;接受上级单位监控并按时上报各类监控报表。


模块化管理

   模块化管理,即对项目实施“五大模块十四个方面”的模块化成本预控管理。(详见图2)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预控的“一责三化”管理实践与启示


   组织机构模块。即项目组织机构,按照专业互补、精简高效的原则构建项目机构,配备相关人员,明确职责权限。

   生产要素模块。一是劳务队。确定项目施工队伍配置方案,包括队伍的承包模式、专业类型、数量、劳动力配置、管理方式等;按照“先准入、后录用,先签约、后上场”等要求,采用招议标的方式实施预控。关于劳务单价预控,要根据企业自身的价格体系和价位水平,结合项目地质、交通、环境以及工程量大小,并参考市场价位综合确定,克服盲目攀比等行为。

   二是物资。确定主材、地材总需求数量及供应方案,明确材料控制目标;认真比选商混、自拌等混凝土供应模式的管理难易、成本高低,合理确定供应模式;确定主要周转材料类型、数量、配置模式及管理模式;按照集约管理要求,对大宗物资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实施预控。

   三是设备。确定设备配置方案,包括设备类型、数量、配置模式、管理模式以及最佳进出场时间;按照集约管理要求,采用集中采购、限价租赁等方式实施预控;确定设备单机单车核算方案,明确消耗指标;拟定设备租赁合同,明确工作内容、结算方式、价格及供应的动力、燃料价格或扣款价格。

   四是临时设施。对临时工程按照“规划经济、永临结合、综合利用、便于管理、保护环境、服务施工”的原则,遵循“五统一”模式实施预控(建设规模及标准、方案审批流程、劳务合同范本、劳务结算流程、成本核算标准)。

   效益策划模块。包括工程量清理、变更索赔、税收成本、间接费及其它。

   责任预算模块。按照可控制、可量化、权责对等、适度摸高、动态调整的原则,采取“两上两下一结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及合理的方法(固定和弹性、零基和增量、定期和滚动)实施预控,合理确定项目责任目标。

   成本控制模块。包括: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方案优化、预算分解、成本核算,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根据工程任务结构,进行方案优化、预算分解和成本核算。

图片

流程化管理

   按照“分级管理、方案先行、量价分控、价格上移、定期梳理”的原则,对重点环节进行流程管理,建立健全工程项目成本预控流程化管理体系。

   施工方案优化流程。施工方案优化包括方案优化的提出、方案优化的立项和研究、编制施工方案、方案审核、方案经济比选以及方案的执行等环节。方案优化的提出方不限于项目本身,包括上级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等;方案的研究和审核重点突出和发挥专家治理的作用;方案的经济比选强调方案优化的适用性与经济性或效益的有机结合。

   工程数量控制流程。强调工程数量的逐级控制,一是开工前对施工图和清单数量进行复核。工程公司技术、成本等部门会同项目部共同对施工图量进行复核,在修正施工图数量后,对设计工程量分单位工程进行统计,作为施工图工程数量。二是工程公司技术、成本等部门对设计图纸量进行优化,确定责任预算工程数量,责任预算工程数量是项目控制工程数量的最高限值。三是项目部技术、成本等部门对工程公司核定的责任预算工程数量通过施工方案的再次优化和现场实测形成预算分解工程数量。四是项目部作业层责任中心以责任中心预算工程量为控制上限,按照项目部技术交底指导现场施工,形成实际完成工程数量。五是现场队伍已完工作内容和工程数量确认履行“项目部联合验工、工点技术主管提供数量→项目技术部门负责人复核→安质部门负责人会审→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成本部门复核→项目经理审批”程序。项目经理未审批前,劳务队负责人不得签认。

   责任预算编制及调整流程。责任预算编制的前提是项目满足责任预算编制条件,具体编制时,要参照各项规定、标准、上场预控纪要等,分别对收入、成本、分包差(管理费)、税金等进行明细计算,编制完成及时审批并下达各项经济指标或签订责任合同。(详见图3)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预控的“一责三化”管理实践与启示


   项目施工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最终都会反映到收益方面,对责任预算实行“动态”管理,在满足设定的责任预算调整条件时,就要对责任预算进行调整。

   项目物资消耗管理流程。以结构物或区段为核算对象,计算“材料总需要量”及“单项工程材料需用量”,核加损耗。过程中,技术人员开具“工点材料限额领料通知单”,物资部门登记“单项工程材料限额发料台账”并发料。超出限额,分析超支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确需增加供料的,履行“工点技术员申请→技术部门复核→项目总工程师审核→项目经理审批”程序。物资盘点清查,组织物资、财务、技术、成本等部门按月对料库及现场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并签字确认,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物资部门编制“库存物资盘点表”。物资消耗与工程进度同步,物资消耗与劳务计价同步,物资消耗与财务核算同步,要按月消耗。月末,技术部门根据现场已完工程数量,会同成本部门计算已完工程物资应耗数量;物资部门根据账面数量和库存盘点数量计算已完工程实际消耗数量并计算材料节超。召开材料节超考核分析会,分析差异原因、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方案。(详见图4)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预控的“一责三化”管理实践与启示


   劳务队伍管理流程。劳务队伍管理包括资格准入、录用、合同签订、验工计价、结算退场和信用等级评定(含过程信用评价、后评价、资格年审等)等,涉及到集团公司、工程公司和项目部三级管理。(详见图5)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预控的“一责三化”管理实践与启示


   项目定期经济分析流程。项目定期经济分析包括月度的工程数量和材料数量节超分析、工期分析和安质成本分析,季度的预算执行分析、总体节超分析、资金状况分析、债权债务分析以及管理费、劳务费、临时设施、机械费等的节超分析,制订纠偏措施并形成报告。


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即建立工程项目成本预控标准化体系。主要需从机构人员配置、薪酬分配、生产要素配置、行为规制等方面明确相应预控标准化内容。

   机构人员配置。项目领导班子,由经理、党支部书记、副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安全总监等组成。项目经理部班子成员由公司各业务分管领导提名,公司相关会议研究决定,或者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产生。严格控制项目领导班子职数,定编总量低于30人的,按3-5人配置班子人数;定编总量大于等于30人的,按每10人配备1名班子成员,但原则上不得超过8人。

   项目部室设置,原则上设置综合办公室、工程管理部、技术质量部、安全环保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物资设备部、测量队、试验室。部室设置根据业主要求及施工生产需要可部分调整,可合并设置或根据需要裁减。

   员工薪酬分配。本着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激励性的原则,建立工程项目部按岗联产联效薪酬制度。按岗,即按需设岗,按岗配人,以岗定薪,岗变薪变;联产,即产值安全质量工资发放与完成产值等指标考核挂钩浮动;联效,即效益工资与所创效益及相关指标考核挂钩发放。岗位及相关薪酬标准由集团公司统一制定。

   生产要素配置。一是劳务队伍,建立劳务专业化、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人性化管理标准,严格控制工程项目劳务队伍数量,原则上合同价在1亿元内的项目,劳务分包商不得超过5个;合同价在2亿元内的项目,劳务分包商不得超过10个;合同价在5亿元内的项目,劳务分包商不得超过15个。合同价在5亿元以上的项目,劳务分包商不得超过20个。

   二是材料配置,建立材料损耗标准,依据损耗系数编制项目物资总需求量;确定集采、自采物资目录,明确不同层级的控制范围;发布合格供应商名录,控制采购风险;实行模具、台车、脚手架等周转材料集中管理,建立周转材料调配、新加工、新购和租赁标准。

   三是施工机械配置,建立大中型设备配置标准和“五必须”管理要求,即租赁设备单台原值在 1000 万元以上或月租费 30 万元以上的必须集团公司审批;租赁使用超过3个月的一般设备必须工程公司审批;超过租赁指导价格必须报审;劳务队伍的大型设备必须纳入内部监控;内部大型机械设备必须实行单机单车核算。

   四是临时设施,按照统一建设标准规模、统一方案审批流程、统一劳务合同文本、统一劳务结算流程、统一摊销方式“五统一”管理标准,严格控制临时设施投入。

   行为规制。建立“五不准,三公开”行为规制,从源头上防范项目腐败滋生,确保工程项目成本预控落地生根,取得预期效果。

   “五不准”,就是不准项目部班子成员的子女、亲属,在本项目部担任中层管理人员或从事物资、设备、计划、财务等关键岗位工作;不准项目部录用或变相录用与项目部班子成员、员工存在亲友关系及有利益关联人员的劳务队,在本项目担任施工任务;不准项目部租赁或变相租赁项目部班子成员、员工及其亲友人员的自有施工机械、设备、车辆、机具等,在本项目施工;不准项目部业务分工外其他人员以任何理由,介入项目工程物资、设备、机具等的采购或租赁工作;不准项目部擅自分包工程,严禁工程转包。

   “三公开”,就是公开使用劳务队录用过程,公开租用机械、设备、车辆、机具等租赁过程,公开购买工程物资、设备、机具等采购过程。

   正确做事,做正确的事,是“一责三化”精髓所在。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注重以下三点:一是要分级管理,分工负责;二是要不断创新,总结完善;三是要保障跟进,奖罚并举。


做好工程项目成本预控,除了“一责三化”管理举措,计支宝的成本管理数字化平台就是个很好的选择!该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建立项目成本体系,掌握项目动态成本,想要一站式解决成本控制难题,计支宝成本通来帮您!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预控的“一责三化”管理实践与启示


0

0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计支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