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965-0588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的基本特征与建设路向——基于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实证分析》

论文编号:52 论文状态:
客户评分: 论文价格: 免费
类型: 更多精彩微信扫描右边二维码进行关注!
摘要: “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共7251种,与“十三五”期间立项的国家规划教材3979种相比较,数量有了大幅提升。单从高职教材来看,本次公布的共5112种,比“十三五”的高职教材2828种增加了2284种,增幅达到80.76%,说明国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的基本特征与建设路向——基于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实证分析


一、“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基本特征


(一)完整性:实现专业大类全覆盖,但门类分布不够均衡

“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共7251种,与“十三五”期间立项的国家规划教材3979种相比较,数量有了大幅提升。单从高职教材来看,本次公布的共5112种,比“十三五”的高职教材2828种增加了2284种,增幅达到80.76%,说明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四五”首批国家规划高职教材实现了19个专业大类的全覆盖,将各专业大类国家规划教材立项数量与专业大类在校生规模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教材总数和在校生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4,统计检验的相伴概率小于等于0.01,即显著相关,说明教材数量与在校生规模总体呈现正相关性。但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书生比”2最高的是水利大类、轻工纺织大类和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表明这3个专业大类的教材数量相对充足,最低的是医药卫生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和公安与司法大类,表明这3个专业大类的教材数量还偏少。说明专业大类的教材数量与在校生规模还不够均衡。


(二)契合性:体现现代经济体系特点,符合产业结构规律

“十四五”首批国家规划高职教材建设契合现代经济体系特点,与国家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数量最多的财经商贸、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交通运输、土木建筑五个专业大类,属于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根据预测,到“十四五”期末,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将调整为6.5%、35.5%和58.0%。此次公布的规划教材中,属于一二三产业的数量分别为175种、1591种和2932种,与三大产业的分布大体相当,第三产业比重稍显偏高。


(三)主导性:职业院校是教材编写的主力,双高建设拉动效应明显

职业院校是“十四五”首批国家规划高职教材编写的主要力量,高职院校作为第一主编单位的有4197种,占比达82.1%。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作为第一主编单位的教材有2207种,占比为52.59%,是“十四五”首批国家规划高职教材编写的主导力量,其中“双高”学校建设单位主编的有994种,校均达18.09种,“双高”专业群建设单位主编的有1213种,校均为8.77种,其他高职院校主编的有1990种。“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中,除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3个单位没有作为第一主编单位编写教材以外,其他194所都有教材入选。教材建设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双高计划”将教材与教法改革作为专业群建设的9大任务之一,“双高计划”等重大项目建设的优势积累,成为推动教材建设的持续动力。


(四)差异性:区域分布差异显著,东部地区优势明显

以国家规划教材第一主编单位所在省份的数据来分析,各省份之间的分布极不平衡。排名前十名的省份所占比例达到66%以上,而排名后十名的省份所占比例只有6.4%,相差10倍以上。从区域分布来分析,东部地区主编规划教材2746种,占总数的53.72%。排名前3位的省份江苏、广东、浙江均位于东部地区,都是经济强省,也是职业教育发展高地,主编规划教材占比达29.28%,接近全国总数的1/3。可见,从第一主编单位的区域分布来看,国家规划教材的区域分布不平衡,省份之间差距明显,东部地区占据绝对优势。作为表征职业教育发展的显性成果,国家规划教材建设也可以反映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态势,也契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五)先进性:动态更新内容,服务专业升级需求

“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不管是从“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复核和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教材纳入的优秀教材,还是新申报与立项的教材,都要求体现教材的先进性、前沿性。从时间维度来看,都是2019年1月1日以后出版、再版、重印的教材,符合三年一修订的要求,体现对教材及时更新的要求。从专业维度来看,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服务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优先建设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需要的专业课程教材。


二、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的建设路向


(一)以德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教材建设集中体现党和国家意志,事关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材是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文件,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加强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教育,全面提升课程教材的铸魂育人功能。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首要任务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的编写、审核、出版、印制、发行、使用的全过程,使规划教材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落实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历史使命。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开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全过程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育人目标,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材,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通过教材让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以类为纲,彰显类型教育基本特征

1.以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逻辑起点

职业教育就是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支撑,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的重要基础。《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2019)明确指出,职业院校的教材要适应新时代背景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一要优先开发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的专业课教材,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对接的职业教育教材体系,丰富教材资源供给,提升教材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二要加快新兴领域教材开发,跟上新业态的发展、新技术的迭代和新职业的更新,大力加强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教材的开发;三要吸引行业、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教材的开发,建立由院校教师、企业技术骨干、行业专家等组成的混编队伍,发挥各方优势,提高教材开发的适切性和实用性。


2.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求

职业本科教育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2021)明确提出促进中高职衔接教材、高职专科和高职本科衔接教材建设,遴选建设一批高职本科教材。《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按照2021年高职招生规模552.58万人测算,2025年职业本科招生规模将达到55万人以上,在校生人数预计将达150万人左右。按照国家规划教材4.0~5.0的“书生比”理想模型,职业本科的教材数量应该在600~750种,与首批157种相比还相差甚远。因此,中高本一体化教材开发和职业本科教材建设应该是“十四五”期间建设的重点,以建立起与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教材体系。


3.满足多元需求丰富教材类型

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层次学习和发展需求,建立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渠道、终身发展有基础的发展格局,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职业教育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职业教育教材要从以传统学科体系的知识传授为主向技术技能培养为主转变。同时要强调“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将职业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证书等内容融入教材,从以单一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为主向开展“岗课赛证”融通教材转变。要适应职业教育育训并举的法定职责,由关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并重转变,开发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


(三)以质为本,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1.标准引领,遵循规律

目标定位是教材开发的首要环节,内容选取是教材开发的核心关键。当前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等日趋成熟和规范,为职业教育教材开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对接专业教学标准,按照课程教学标准,对于各个课程所需的知识、情感和能力进行研究分析,以职业能力培养和就业为导向,来确定教材开发的目标定位和内容体系。在开发过程中既要体现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同时也要遵循能力形成的一般过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学习与职业成长规律,内容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保障教材的教学效能。


2.服务课程,双向赋能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是课程开发成果的文本化显现。教材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与专业(群)建设和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围绕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基于情景学习理论,遵循职业院校学生的思维习惯、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来开发教材,突出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导向,构建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经营管理案例等为主要形式的编写体例,满足项目化、模块化、案例式教学模式。教材建设融合课程建设,重构课程理念、内容体系与结构,实现教材与课程建设双向赋能。


3.体现特色,差异发展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教材建设应当与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体现区域特色。我国地域辽阔,产业布局的地域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职业教育的差异性客观存在。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如果直接选用东部地区的教材,不能很好地契合当地行业企业的需求,教学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因此,需要从政策、经费等层面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倾斜,既可以保证教材建设的区域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差异性,又可以实现中西部均衡发展。


(四)与时俱进,推动内容形式不断创新

1.守正创新,适度超前

教材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有传承性,保持其稳定性,也要体现时代性,尤其是职业教育教材,更加强调要及时反映行业企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教材建设要积极服务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关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教材内容要立足经济和技术发展最前沿,体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要面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适应现代产业体系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态势,做到每年一小修改,每3年一大修改,以体现教材的先进性和时效性。


2.动态更新,形式多样

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动态发展、迭代更新,教材的内容应当同步更新、动态生成,教材形式也要灵活、易拆装。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具有灵活性、个性化、互动性等优点,成为职业教育教材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可以以活页、任务工单等形式及时吸收产业升级和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将新理念、新标准、新规范补充到教材中去,注重实现教材的动态更新,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代同步。另一方面,采用活页式设计,使教材更易于组合、拆卸和更新,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不同教学场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技术赋能,变革形态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呈现出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的特征,教材也正向融媒体、智能化、交互性方向发展。智能化数字教材将成为技术赋能的教材新形态。一方面,将纸质教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发配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数字资源,如通过虚拟仿真、AR等方式来演示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可以构建交互式、情境化的学习场景,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借助智能技术,通过建立知识图谱、技能题库,实现课前导学、课间互动、技能测评、作业测验等教学功能,推进体验式、沉浸式教学。(节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29期)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的基本特征与建设路向——基于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实证分析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