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965-0588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容维度》

论文编号:51 论文状态:
客户评分: 论文价格: 免费
类型: 更多精彩微信扫描右边二维码进行关注!
摘要: 实训平台质量评价是指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对于实训工作开展情况的相应要求。实训平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所需的资源条件,其质量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容维度


一、校内实训质量评价


1.实训平台质量评价

实训平台质量评价是指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对于实训工作开展情况的相应要求。实训平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所需的资源条件,其质量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训平台的技术水平。高职院校要同企业共同打造校内实训平台,尤其是选择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为实训平台建设提供行业前沿技术支持。二是实训平台的独立程度。高职院校实训平台在使用过程中要以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为目标,来设置相关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尽管实训平台要以产教融合作为重要载体,但其在使用中要实现一定的独立性。这体现了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中对于企业绝不是一种依赖关系,而是要能够在人才培养中发挥自身教育功能的前提下,同企业进行深度、可持续的合作。实训平台具有独立开展工作岗位培训的功能,而非照搬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且能够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完成相关培训内容。三是实训平台的适用性。高职院校在建立不同功能的实训室时,应考虑到专业实训的适用性问题。实训室和专业之间要形成高等的对应关系,实训室要根据专业来设计具体的教学项目,以保障学生能够在训练中培养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


2.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校内实训质量评价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要素。在实训环节中,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具备高水平的实践能力才能够胜任相关培训工作。进一步说,实训中设计的问题,是以企业中真实的工作问题为蓝本的。高职院校教师在实训中需要像企业师傅一样,解决复杂的、不确定的技术难题。因此,教师在实训中的要求不同于理论课程,需要教师以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关键要素。实际上,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实践能力也是“双师型”教师的特征之一,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含两个指标:一是教师的职业资格等级,它代表了教师在职业领域中的综合水平,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作为“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除了具备教师资格证书,还要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教师的企业实践考核评价,它代表了专业课教师在真实工作场所中的表现情况。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开始不断推广,代表了专业实践能力开始纳入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


3.学生实训质量评价

学生实训质量评价是对学生在校内实训期间表现所进行的评价,包括认知和素养两个方面。从认知方面来看:一是学生在校内实训期间要对高技能人才的工作特征形成合理的认知。高技能人才要具备高端化特征,在整个技能型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且能够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高端化特征所对应的技术难题,在工作操作难度、工作确定程度和工作范围宽泛程度上都有所体现。二是学生对于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有清晰的认知,明确技能学习的意义。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让高职院校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历史和相关规律,领悟技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建立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观念。从素养方面来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生能够具有创新素养,在技术工作中不断寻求创新,超越现有知识、技能学习的局限,保持自身在技术变革中的优势地位。二是学生要养成社会责任感,能够把技能个体发展融入到企业、行业整体的发展进程中,为行业创新和社会转型贡献自身力量。


二、企业实习质量评价


1.实习管理制度的质量评价

实习管理制度的质量评价是指企业对学生实习相关的管理制度所做出的质量评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习管理制度的严格性,即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是否按照企业学徒的管理标准来执行。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开始以学徒身份进入工作场所,为了保障实习的质量,需要严格按照学徒管理标准执行。例如学徒的工作时间、工作强度、薪酬标准、福利保障等。二是实习管理制度的支持性,要帮助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困难的学徒。实习阶段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而言是关键时期,即职业生涯发展的准备阶段。为了保障学徒的实习效果,企业在管理制度中还要体现对技能人才个体的支持作用,最大限度地帮助无法适应企业实习的新手学徒。三是实习管理制度的发展性,让学徒感受到在企业工作可以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当前产教融合的发展困境之一,是高职院校学生升学意愿强烈。换句话说,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不愿意留在企业工作,而是选择继续升学。实际上,职业身份发展是一个预期社会化的过程,学徒在企业实习期间就已经开始发展自己的职业身份了。高职院校学生在实习期间对于职业发展前景的负面看法,导致了他们不愿意继续留在企业工作,甚至不愿意从事技能工作。因此,在实习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技能个体发展性,让学徒在实习中能够明确未来在企业工作可以提升的空间,进而感受到技能工作的优势。


2.工作场所学习效果的质量评价

工作场所学习效果的质量评价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学习的效果评价,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工作场所的学习功能,即工作场所能够为学徒实现有效学习的功能价值。由于企业是盈利性质的机构,在工作场所中生产永远是第一位的,学习处于较弱势的地位。尽管工作场所中的生产和学习可以相互促进,但由于本质目的的不同,二者之间时常会发生矛盾。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中要寻找愿意提供工作场所学习机会的企业,这是工作场所学习功能发挥的前提;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帮助企业来开发工作场所学习的相关课程内容,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和质量标准。由于企业生产任务繁重,高职院校要帮助企业对工作场所学习过程进行管理。二是工作场所学习和学校学习的整合效果。由于企业和高职院校在机构性质上的不同,也体现了工作和教育的驱动逻辑不相同。工作场所学习基于工作和实践来开展,而学校学习则基于学习和理论来开展。因此需要考虑两种学习的整合效果,并做出相关评价。首先,工作场所学习中的课程开发应该按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标准来执行,减少工作场所学习和学校学习之间的差距。其次,让学生充分了解人才培养中的全部学习过程,以便把两种学习环境中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整合,加强学生的学习内化作用。最后,工作场所学习和学校学习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分配上要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使得两个阶段的学习既不重复,又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例如,理论或者固定的产品知识适合在学校学习阶段完成,而一些同客户打交道的技能适合在工作场所中去学习。(节选自《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年第5期)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容维度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顶部